close

劇情大綱:比利林恩〈喬歐文飾演〉在一場與敵人的對戰中,為救受傷的班長,奮勇一人衝至班長身邊保護他,而這個過程被某個記者遺留在現場的攝影機拍到,因此成為美國的英雄,因護送班長遺體回美國的他和同是B班的同袍兄弟,在停留美國兩週左右的時間時,應邀去一場球賽參與中場表演,因為這一場表演,將做出改變比利未來的決定,比利他將如何選擇…?

        首先,先就這部電影的人物和故事來說說個人感想,比利林恩因為姊姊凱瑟琳(克莉絲汀史都華飾演)的一場車禍,被迫去當兵投入對伊拉克的戰爭,在戰場上認識了一直會說我愛你的班長蘑菇(馮迪索飾演),這位班長教他真正的面對他從軍的理由(因為比利之前都是在講愛國、愛民這類的標準答案)。就影響比利的這兩位人物來說,凱瑟琳對於去當兵的弟弟很擔心也很內疚,也發現戰爭對弟弟的影響,即使弟弟被視為英雄,但她也發現戰爭讓弟弟心靈受創,因此一直設法要讓弟弟不要再回去戰場,就個人觀感,這位姊姊完全沒有暮光女之美,而是一個操心弟弟的大嬸。而這位班長,雖然看得出來在這部電影中要走有勇又感性的路線,不是只會打不死的飆車大哥,但看著他實在很難擺脫之前的印象,但也很佩服他可以努力在很有限的戲份中表現出他的配合度和感性的一面。

      再來是比利的同袍戰友B班的弟兄們,真的像他們的班長大衛(蓋瑞特荷德倫飾演)所說真的是一群呆瓜,但也是很可愛的一群人,但我比較欣賞的是大衛,看他在教訓石油大亨的樣子,真是帥呆了,還有他面對諾姆(史提夫馬丁飾演)提出每人五千五百元片酬的樣子,生氣的樣子真是帥。最重要的是他好像知道比利在猶豫是否要跟他們回去戰場?大衛即使不知要如何說服比利但他也沒有對比利說破此事,只是用他自己的方式讓比利自己去想清楚。

      最後是主角比利,他在戰場上想著要回家,但等他回到家卻發現他仍留在戰場上,一個拍桌聲、一些爆炸聲、和旁人的一些舉動…,就會讓他的思緒回到在戰場,看到在戰場上所發生的事或他所遇見的人等。那一場他母親在餐桌上拍桌讓比利受到驚嚇的樣子,還有在中場表演時比利一直站在舞臺上(因為舞臺負責人叫他無論發生任何事都不要動),沒發現表演已結束的樣子,都讓我印象深刻。有些人稱比利和他的弟兄們是英雄,但這部影片中看到所謂的「英雄」,在抱持不同心態的人眼中又是何種樣貌:有人只是藉此調侃;有人覺得英雄只是一個名詞,只要擋到我的路,就要把你打成變狗熊;有人認為「英雄」只是一個吉祥物或招財貓,表演結束或熱度過了,就變成被棄置的垃圾。而成為「英雄」的代價是,在麥克風前面不能說出真心話,只能說些別人想聽的話。(那段記者訪問,比利在內心OS其他戰友的內心話是這部片的笑點,卻也讓人覺得可悲。)

最慘的是對比利而言,那被稱為「英雄」的事件,是他最糟的一天,是他生死交關的一天,也是他第一次親手殺人,就如同他自己所說,為何最糟的一天卻被人們所稱讚?一場中場表演,卻讓比利看到人生百態,也讓他去思考,到底他投入的是什麼戰爭,還有他真正的敵人到底是誰?一場中場表演,卻是他與自我的內心交戰,而這個戰場的勝負必須由他自己去選擇並且做出決定。另一方面,林恩的內心糾結也是要觀看此片的人去想到底「留下」才是面對,還是「離開」軍隊才是面對?這樣的選擇題其實在生活中或職場上,都會在每個人身上發生。還有,電影中這一群B班大兵所討論的拍電影一事,其實也是有些戲中戲的感覺,到底誰才是主角?是演戲的人(被稱為英雄的B班大兵)還是看戲的人(觀看還有調侃這些大兵的一般百姓們)?

      坦白說,在看預告片時並不清楚這是哪種劇情的片子,也不太理解在預告片中要表達的是什麼?因為慕名,所以買票進電影院去看這部電影。故事線其實很單純,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場面或驚險畫面,更沒有什麼花俏的特效,只是跟著比利去探索一些生命中的選擇和價值,是需要花腦筋去想想每個橋段所代表的寓意,所以要對這些有興趣的人會比較想要看這類型的電影,若是期待大動作場面或大特效等,可能會很失望。至於這部電影之前宣傳的拍片技巧,不知道是否是我所看的電影院設備不夠,還是有其他問題,我只知道以前的3D電影,即使看到一半,不戴3D眼鏡觀看,還是可以看得很清楚,但這部電影不戴3D眼鏡觀看,就會出現疊影,還有戴上3D眼鏡前是大螢幕的效果,但戴上3D眼鏡後人物和場景就變小且集中,感覺像是在自家電視看電影的感覺。

arrow
arrow

    風起雲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