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大綱:路以飛(江可德飾演)自新加坡來台工作,在天臺上他遇見了為工作煩惱的企劃科新人Penny(陳敬宣飾演),後來路以飛成了企劃科的新科長,只為了讓…有留下來的機會,他是否能如願呢?
偶然在電視上看到這部戲,一開始是抱持著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才看,但看完才發現,這2集的戲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是把每一個故事線都交代得很清楚。路以飛為了讓母親能住在自己買的有電梯的房子,努力賺錢,卻不曾發現母親想要的只是他回家陪她吃飯,母親想要的只是孩子的健康和快樂,結果他的努力卻換來買房的錢被信任的朋友騙走,然後母親也因病過世,他這才悔恨沒有多陪伴母親,因此他開始封閉自己,直到遇見Penny,他開始想要與人多些交流,在這過程中,從一開始他被資深員工排擠,但他始終不願輕易放棄一個員工,到最後大家都為了他拼鬥,並且都各自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看到大家為同一件事一起努力的感覺真好。
在這兩集中有親情的反思,有職場的鬥爭,有領導的考驗,有男女之間淡淡的情愫,有父親對兒子的期許。其實我們在人生中,父母想要的是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路以飛跟他的母親);孩子希望能得到父母的讚賞,成為父母的驕傲(葛大同(吳承洋飾演)與他的總經理父親);上司期望下屬能一起為同一個目標努力,一起不放棄的成為互相支援的夥伴(路以飛與他的企劃科同事們);職場新人的緊張與迷惘,因為有人陪伴和傾聽,最後也可以慢慢找出自己想要的路(Penny與路以飛),(Penny與路以飛兩人之間的感覺很不錯,且兩人的笑容都很好看,然後Penny在同事的起鬨下幫路以飛送上早餐的靦腆樣很可愛。)。一個團隊期望有人可以帶領他們找到可以努力的目標,而不是在上班時間泡茶報公帳,或是上網打卡(企劃科的Tony、Mark和Rebacca)。
看這部戲就讓人思考,其實我們所追尋的是否是一種「陪伴」?無論悲、喜都有人在身邊,因為這樣的陪伴讓我們遇到問題不會輕易的選擇逃避或放棄,而是找出如何讓彼此都有前進的方向和力量。也因為這樣的陪伴,讓我們不會覺得孤單,而是願意等待直到下次交會的時候。即使偶爾遇到有對立的人,但那是不是也是為了讓彼此有學習成長的機會?(例如:葛大同與路以飛)
戲中那牆上的大時鐘,彷彿在暗示著,人與人之間會有交錯的時候,也會有互相追逐或等待的時候,但不論是哪一種,時針與分針永遠都在互相陪伴和努力著。而戲中的董事長夫人是時鐘的代言者,為紛擾的人們適時的提點和指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