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大綱:將100位廚師分成20位的白湯匙和80位的黑湯匙廚師,再從80位黑湯匙廚師中選出20位來與白湯匙廚師競賽,看最後哪一位廚師可以獲得3億元的獎金?
如果有第二季,會希望安成宰成為參賽者,而不是評審。看完這節目,對於安成宰味道能判斷得很精準,是很讓人佩服,但相較於白種元,安成宰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當白種元發現1對1競賽時的對象是呂敬來廚師時,白種元是主動從自己的位子走出來跟呂敬來廚師握手,而安成宰卻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到呂敬來廚師走向他,跟他握手,安成宰才會站起來。這樣的他,若參與這樣的競賽,是否能像他自己評論他人一樣,在這樣的一連串競賽中,始終保持創意和熱情,並展現出自己的領導和經營能力呢?(尤其是餐廳任務和團體戰),若參與這樣的競賽後,他依然能奪冠,那就是實至名歸,若沒有,那就很令人玩味了。
而白種元給人的感覺不僅是廚師,也是很厲害的經營者,他不僅在意自己的廚藝,也懂得去觀察客人的喜好,並去改進,所以,他去注意廚餘桶,並去吃客人沒吃完的牛排,來了解原因,真的很讓人敬佩。且白種元在評審的過程中更在意這些料理是否能將韓食推廣出去,不像安成宰只在意技巧、廚藝,和味道。
至於崔鉉碩廚師,感覺他的經營和領導能力比他的廚藝還要好,不論是1對1或是團體戰,其實他所做的料理都沒有贏過對方,都是因為對方的失誤,他才贏的,只能說他的運氣比較好,在最後8強賽就可以看出他的創意和廚藝都在瓶頸。感覺安成宰若是參賽者,也可能是另一個崔鉉碩。
而餐廳任務中,鄭智善的港式點心之所以熱銷,有一半的功勞應該歸功於三星的切工,若沒有他切的春捲皮絲,鄭智善的港式點心還會如此熱銷嗎?至於餐廳任務中被釋出的三位廚師(外送員廚師、撕漫男,以及安惟鍟廚師),猜想節目本來的用意,是希望已經了解過其他三隊構想和菜單的他們,可以整合三隊的優點並改善缺點,而成為最強的隊伍,所以,他們的時間才會比其他隊少,可惜的是,這三個人沒有人領會到這一層,而白種元也提醒過他們,但他們可能在時間壓力和被釋出的心理壓力下,沒有心思再去多想。餐廳任務看似不公平,卻也是考驗廚師們是否能跳脫自己的思維,並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堅強的心理素質?
實節目名稱是《黑白大廚:料理階級戰》,不僅是黑湯匙廚師想要打破白湯匙廚師的階級,應該也隱含著韓國飲食(黑湯匙)想要藉由這個節目,打破西方料理(白湯匙)的階級,讓韓國的食物和料理可以像其他西方料理,或像韓國的音樂和戲劇,都可以更國際化的走向更寬廣的世界。可是,最後的冠軍卻選了黑手黨權聖晙,這位廚師除了辛奇蟹湯之外,其他的料理,讓人第一眼看到、想到的都是義式料理,而不是韓食或韓式料理,且他的料理訴說的都是關於義大利的故事,而不是韓國的故事。而愛德華李的料理乍看很西式,但他想的都是如何讓韓食用西式的料理手法,讓外國人更容易接受,且他的料理故事都是跟韓國,還有他自己如何認同韓國有關。若這個節目真的是為了推廣韓國餐飲,打破西方料理的階級,那冠軍應該是愛德華李。但當這個節目選了黑手黨為冠軍時,表面上看似黑湯匙打敗了白湯匙的階級,實際上卻也否定了韓食可以打破西式料理的階級,所以,這個節目真的突破韓食在國際餐飲的印象,還是將韓食再次自我否定了呢?不過,黑手黨能夠一直從敗部復活,也不是熱門的冠軍預測人選,因此,他獲得冠軍就會比別人更戲劇性和更有綜藝效果,畢竟,實境秀,依然要有「秀」的效果和轉折。